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联系我们

用户名:
@
密  码:

电话:86-028-84445656
传真:86-028-83155756 
地址:中国成都市成华区龙港路333号龙港钢材城双子星大厦A座14楼

邮箱:cddegc@yahoo.cn


Mysteel:主流钢厂调价差异的原因及影响浅析

出处:钢联资讯 作者:王金花 发布时间:2012-10-24 09:30:31

近日各主流钢厂纷纷推出11月份出厂价格政策,武钢更是借现货市场热情高涨之机,于宝钢之前先行开出涨盘,而宝钢随后低调开出平盘,鞍钢因未到出价时间尚未出台新政。建材方面,沙钢、河钢如约陆续开出涨盘。各钢厂11月出厂价以稳中上行为主,这与笔者前期的预判基本一致。那么为什么各钢厂有平有涨,对市场参与者及后市影响几何呢?笔者将对此进行浅析,仅供参考。

 

   一、主流钢厂调价差异对比

从下表可以看出:1、就各钢厂最新调价政策来看,近期调整方向为稳中上行。其中武钢提前开出涨盘,而宝钢则表现为平盘;建材方面,沙钢、河钢均以涨盘开出。2、2012年累计调整幅度来看,各品种均表现为下调。3、就今年累计调整幅度来看,宝钢冷轧和武钢中厚板累计降幅最大,分别达到860和880元/吨(不含税)。4、就品种而言,各钢厂分化并不明显。如表1所示,众品种中长材明显强于板材,同时板材中又以中厚板和冷轧最弱,这与低迷的造船、机械和汽车行业同病相怜。

图表1:2012年主流钢厂部分品种调价对比

 数据来源:钢联云终端、MRI

 

   二、主流钢厂调价差异原因

1、直供比例高,则抗市场风险能力强。就钢厂而言,各钢厂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的不同从根本上导致其调价政策的差异。目前国内钢厂的营销模式主要有直供直销、代理销售、分公司自营销售、混合销售等。以宝钢为例,其直供比例为全国最高,基本全部以直供为主。直供比例高,受市场波动影响相对较小。但是营销成本也相应增加,同时也将间接推高其出厂挂牌价。

2、挂牌价不一定代表实际成交价。从历史挂牌价格来看,因品牌、质量及服务水平等综合因素影响,各钢厂挂牌价差异较大,同时在市场波动时对贸易商及终端用户的追溯政策方面也不尽相同。钢厂出于综合考虑,挂牌价出台时需结合实际情况。但在一单一议或战略合作厂家的政策上,则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,因此在部分厂家的结算价上表现得比较复杂。

各钢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台挂牌价,造成挂牌价的差异,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,实际结算价越来越接近市场价格。在充分竞争市场,表现得尤为明显;但是在部分有优势的高端品种上,仍为各钢厂独揽定价权。简言之,普材类产品议价空间较大,而高附加值的产品则相对议价空间有限,基本上挂牌价即为结算价。

3、在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,品种优化、效益结构优化及分区销售等营销策略,加剧了市场竞争白热度。因各钢厂手持订单量情况不一,也导致调价灵活性增强。若手持订单尚可,则按新接订单的贡献率来挑选订单;若手持订单不足,则以抢订单满足生产需要为主,议价空间和一单一议的情况势必增加。

今年由于下游整体不景气,部分高端产品需求严重不足,遂部分钢厂采取各种优化策略,由品种贡献度调整生产计划。部分以往不生产普材或少量生产普材的厂家,改大量生产普材,因而加大了普材的竞争白热度。比如由于汽车行业不景气,造成高端汽车板需求不足,部分钢厂不得不改生产其它品种以弥补空白。

另部分钢厂在涨价行情下,只推涨普材,而高端品种不涨价。一方面是迫于盈利目标而涨价;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稳定高端客户,在合同压力下不得已而维持平盘。

在聚焦策略的影响下,各钢厂的销售半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,这也会导致局部地区价格的差异,不过目的都是为订单服务的。

 

   三、主流钢厂调价差异影响

1、对其它钢厂的影响:就长材而言,方向非常明确,幅度相当,其它钢厂或将陆续跟进上调。就板材而言,稳中上行的主基调也非常明确,在全年累计调幅为负及盈利目标的驱使下,各钢厂也将陆续跟进。

2、对贸易商及终端用户的影响:贸易商库存较少,对于从事现货贸易的企业而言,平和涨都比跌好,因为终端都是买涨不买跌的;然而对于从事期货的企业而言,前期已签订订单直面涨价浪潮,风险剧增,毁单还是亏本赚吆喝,值得深思。对于终端用户而言,涨价就意味着采购成本的上升,在成品库存高企及后市渺茫的背景下,谨遵按需采购原则。

3、对后市影响:受9月初国内钢价和螺纹钢期货快速反弹的影响,近期宝钢、武钢11月份出厂价及沙钢、河钢建材10月中旬出厂价相继稳中上调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面对钢价的快速反弹,部分钢厂及部分品种并未立即提价,且部分提价幅度有限,也反应了其对后市的谨慎态度。若后期市场再次生变,则钢厂或可能在出台下期价格时对本期价格进行追补。但由于目前整个下游需求依然较为低迷,钢铁行业供需矛盾依然尖锐,因此短期内市场仍难以获得持续涨价动力,回调风险不断升温。中长期来看,在当前情况下,四季度整个钢铁行业弱势格局难以得到根本改善。